影响林火行为的因素有哪些?
来源:
|
作者:消防资质挂靠
|
发布时间: 2020-05-07
|
1450 次浏览
|
分享到:
上一篇我们讲了什么是林火行为,大家对林火行为有了大概了解。今天我们林峰脉再来讲一讲影响林火行为的因素有哪些?
上一篇我们讲了什么是林火行为,大家对林火行为有了大概了解。今天我们林峰脉再来讲一讲影响林火行为的因素有哪些?
影响林火行为的因素有哪些?
1.气象因素
影响火灾发生发展的气象因子主要有降水量、温度、相对湿度、风和连续干旱等,这些天气条件决定着近期潜在的火险程度,其中降水量、相对湿度和风等因子对火灾的影响尤为明显。
2.地形因素
影响火灾发生发展的地形因子主要有坡向、坡度、坡位、海拔高度和小地形等。地形影响植物分布和形态,它不仅影响火灾的发生,而且也影响火灾的传播速度和火的强度。
(1)坡向
阳坡日照强、温度高,可燃物易干燥,容易引起火灾,蔓延速度快。阴坡日照弱、温度低,可燃物较湿润,不易引起火灾,蔓延速度较慢。
(2)坡度
坡度大小直接影响可燃物湿度的变化,因为坡度大或陡,水分停留时间短,可燃物易干燥。坡度平缓,水分停留时间长,林地潮湿,可燃物含水量大。坡度不同,火对林木危害程度也不同。一般情况下,坡度愈小,火蔓延缓慢,但对林木危害严重。
火从山下向山上蔓延速度快,称为冲火。冲火不易扑救,特别是阳坡冲火,火势猛烈,蔓延迅速,不能迎着火扑打。
火由山上向山下蔓延缓慢,火势弱,称坐火。坐火有利于扑救。当火从山上向山下蔓延至山脚后,再向上蔓延,会形成几处火头,扩大火灾蔓延面积。
(3)坡位
坡位不同,地被物多少及干旱程度不同,火灾蔓延速度也不同。低凹地多草丛,火燃烧猛烈,不易扑救。山顶及陡坡岩石裸露处,可燃物稀少,不易燃烧,火烧到自灭,但山顶部燃烧的球果、枝条下滑后,又能引起新的起火点。
(4)海拔
海拔高度影响森林植物的组成和燃烧物质的水分变化。林地海拔愈高,林内温度愈低,地被物含水率也愈高,愈不易燃烧。海拔高,风速也大时,有利于火的蔓延。
(5)小地形
复合地形导致风向不定,进而影响林火蔓延方向。
火遇到小高地蔓延速度加快,遇到局部平缓地带蔓延减缓。火遇到局部低洼地,由于湿度增大,燃烧强度降低。山脊及鞍部气流加速,热对流及热辐射强烈。狭窄山谷是林火快速通道,烟尘大量沉积,温度高,易发生火爆。单口山谷是强烈上升气流的通道,易形成火旋风,燃烧彻底。由于昼夜温度的变化,在山地条件下白天常形成谷风,风从山下向山上吹,加速林火向山上蔓延;晚间形成山风,风从山上向山下吹,抑制林火向山上蔓延。
3.热传播与林火行为之间的关系
当森林遇到外界火源而被点燃时,热辐射使热量不断向外扩展,形成高强度林火。当林火逐渐衰落时,大的火头不见了,周边的火也隐蔽起来,这时热传导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,火在可燃物的内部缓慢燃烧。因此,清理火场要及时,消灭余火是当务之急。